《水浒传》中的故事充满了英雄气概和血泪交织,尤其是前期各路好汉纷纷投奔梁山,施展才华,快意恩仇,情节让人热血沸腾。然而,到了后期,宋江带领众兄弟被朝廷招安,参与征战时的种种经历,又让人心头一阵酸楚,难以言喻。最后,梁山的108位英雄大多数壮烈牺牲,存活下来的仅有27人。而这些幸存者,有的被朝廷安置在闲职中,如神医安道全;有的仍漂泊江湖,如浪子燕青;有的则选择归隐乡村,如小旋风柴进;还有的选择看破红尘,以探母为由,再未回到梁山,如入云龙公孙胜。
公孙胜是梁山幸存者中结局最为安然的一个。不同于其他人在朝廷的安排下寻求生活的稳定,他在所有人都被宋江的招安所影响时,早早便看清自己的未来选择,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梁山,过上了自己渴望的生活。
施展抱负,初入梁山
展开剩余87%公孙胜自幼便喜爱武艺,尤其擅长枪棒之术。他后拜二仙山紫虚观的罗真人为师,精研道术,习得一身本领,能呼风唤雨,腾云驾雾,因此被人称为“入云龙”。道家讲究修行要有所作为,而公孙胜早已决定将自己的武艺和道术用于行侠仗义,匡扶百姓。他离开师门,开始四处游历,行走江湖,帮助那些弱小的百姓。
有一次,他得知“生辰纲”是场不义之财,便决定动手劫取。他曾听说托塔天王晁盖赫赫有名,为确保万无一失,公孙胜决定投靠晁盖,与其结交。这时,晁盖与吴用等人已商定好了劫生辰纲的计策,七人一拍即合,结为义兄,共同策划。
然而,他们的计划并未顺利实施,一番波折后,七人最终被捕,幸亏宋江及时救助,他们才得以逃脱。在逃亡途中,公孙胜施展法术,刮起狂风,焚烧了官府的船只,随后他们来到了梁山,打算投靠。然而,当时的寨主王伦拒绝了他们的加入,最终与林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,之后寨中推举晁盖为寨主,吴用为军师,公孙胜也被任命为第三把交椅,负责军权。
公孙胜此时心中已有远大志向,决心在江湖中为弱者争取一份正义,辅佐晁盖行劫富济贫之事。尽管他在梁山的排名和实力不容小觑,但他真正参与的战役并不多。除去智谋劫生辰纲、攻打芒砀山以及征讨辽国妖法等几次亮眼表现外,公孙胜其实始终保持低调,渐渐与梁山的其他英雄疏远。
然而,随着晁盖中毒身亡,宋江接任寨主一职,公孙胜的处境开始变得微妙。作为梁山的元老之一,他自然引起了宋江的忌惮。由于公孙胜个性低调、不喜欢表态,宋江对其心中难以捉摸,因此对他并未给予过多重用。
第一次回乡探母
宋江一直是个心思缜密的人,虽然他表面上忠义十足,实际上却充满了野心。作为朝廷的小官,宋江原本只能碌碌无为,若非遇见晁盖,可能一生平庸。然而,营救晁盖使得他杀了阎婆惜,人生轨迹由此改变。醉酒写反诗,惹怒了朝廷,最终被判死刑。在梁山英雄的营救下,宋江得以逃脱,加入梁山,并得到晁盖的赏识,后者甚至曾表示,如果宋江加入梁山,他愿意让出寨主之位。
晁盖一心要扶持宋江,但公孙胜却对这一切产生了疑虑。宋江带着大队人马前来,表面上谦虚拒绝,实则心机颇深。他并没有赞扬晁盖的忠诚和领导能力,反而用“年岁”这一借口来推辞,这不禁让公孙胜感到不安。最终,宋江成为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,晁盖依然为首,吴用为军师,公孙胜则被排到了第四。
更让公孙胜感到不满的是,宋江对梁山的管理方式渐渐开始显露出一丝权谋的味道,他明显在分化梁山兄弟之间的关系,而自己则是背后推手之一。公孙胜看不惯这种方式,心中开始对宋江产生了深深的疑虑。
重新回到梁山,二度返乡
公孙胜的离开虽然短暂,但他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理想。待宋江去营救柴进时,宋江在遇到妖法高廉的阵法时,不禁想起了公孙胜。为了挽回局面,宋江派戴宗和李逵去寻找公孙胜。尽管公孙胜最初拒绝,但在师父的劝导下,他最终答应回归,并用“五雷天罡正法”成功击破高廉的妖法,成功解救了柴进。
宋江目睹了公孙胜的强大法术,立刻意识到他是梁山不可或缺的存在,极力挽留。此时,公孙胜也开始改变心态,看到梁山的壮大与宋江日益展现的侠义精神,他开始决定暂时留在梁山,等待自己内心的真正归属。然而,宋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权谋手段,他甚至给公孙胜找了一个法术相似的弟子——樊瑞,并将其收为徒弟,以此来牵制公孙胜。
梁山的覆灭与公孙胜的决断
随着朝廷的招安,梁山最终陷入了内外困境。宋江心中追求的权力与地位,使得梁山的原本纯粹的义气逐渐变得扭曲。在一系列战争中,梁山损失惨重,许多英雄在沙场上牺牲,甚至连最忠诚的李逵也被毒死在宋江的手中。最终,梁山的英雄几乎全军覆没,只剩下27人。
尽管朝廷对宋江表示表彰,但其背后的奸臣对宋江的威胁充满了忌惮,在一次宴会上,皇帝赐予宋江的御酒竟被下了毒。宋江毫不知情,将酒递给李逵,最终两人都死于毒酒之下。
然而,公孙胜早已看透这一切。正如师父所言“封幽而止,遇汴而还”,他在心中早已决定离开。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公孙胜终于选择脱离了宋江和梁山,回到了二仙山修行,与母亲团聚。至此,他彻底与俗世割席断交,过上了自己平静自在的生活。
各自的归宿,梁山的最终覆灭
梁山的结局可谓是悲剧的。尽管宋江表面上得到了权力,许多人依然未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和追求。即便是那些被朝廷任命的将领,也很难得到应有的待遇。梁山的英雄们一个个死于沙场、离乡、或者在朝廷中身心俱疲,最终只剩下了一个个遗憾的背影。
而公孙胜的结局,堪称最为安稳。早早离开梁山,回到二仙山,继续修道,与世无争。虽然他的选择并未成为英雄的典范,却也恰恰符合他的心志——追求自由与理想,而非功名和权力。
梁山原本是一个无拘无束、英雄集结的地方,而招安后的变化,让许多梁山好汉走向了悲剧的结局。唯有公孙胜,忠于自己的理想,最终走向了内心的宁
发布于:天津市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